岩下潘村又称“潘家小镇”,2009年开始村集体对全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进行整合盘活利用,并积极发动在宁波、北京、三门县城打工的村民回村办农家乐。村集体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论,利用三门县横渡镇依山傍水独特地理优势,进行了农家乐和一些旅游项目的打造。在这些项目的打造过程中,潘家小镇依靠政府,自担风险,开启了第一个吃螃蟹模式,一个空心化将近30年的村子,重新复活振兴。
一、基本情况
2009年前,在三门人的眼中,岩下潘村是个穷山坳里的小村庄,因为偏僻,很多人外出谋生,留守村庄的只有老人,闲置农房到处可见,村庄也逐渐败落。穷则思变,村干部带头组织村民对连片宅基地进行改造,并组织了第一批9户村民经营农家乐试水。2013年在三门县首届乡村旅游节的推动下,农家乐逐步发展起来。2014年村集体统一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,由村班子集中统一管理,村民变股东,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,潘家小镇的牌子也越打越响,目前50多户开了农家乐和民宿,岩下潘村从一个鲜为人知的空心村蝶变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,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不到2000元到目前的户均年收入超50万元,并且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超200万元。
二、主要做法
一是村容村貌改造打基础。村党支部牵头,成立了以全村15个党员为成员的村庄环境提升改造工作小组,全村高标准统一规划,提前划分功能区块,生活区和产业区两大区块合理分布,功能完备。廊桥、果园、停车场、水上乐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近几年,河道整治、美丽庭院、垃圾分类各项基础工作有序展开,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二是发展农家乐走新路。前期潘家小镇打造过程中,由政府出面与当地农户进行沟通,劝说农户进行改造尝试,允诺若有亏损全权由政府承担,在这种方式下,逐步开办了9户农家乐。这9户农家乐在第一届乡村旅游节中一炮走红,后来陆续不断有村民加入农家乐的队伍当中。初期建设过程中农家乐采取政府分配顾客的方式,久而久之农家乐对政府产生了依赖性,服务积极性也有所下降,因而政府开始逐渐改变模式,将招揽顾客的事回归由农家乐自己来完成。依靠这种柔性管理方式,每家每户的农家乐有了竞争,为获得更好的利润,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,潘家小镇的农家乐质量和游客量也随之增加。目前农家乐家家户户均有编号,并且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支起一个牌子写上自己家的招牌菜,游客可以根据每家每户的招牌菜自行选择。当地外来旅客大多以报团为主,会提前和多家农户打好招呼,每天的吃饭由几家农户换着来提供。这不仅使得游客增加了旅游体验,也同时使得当地农家乐共同富裕,形成和谐的竞争环境。
三是全民股东享共富。成立岩下潘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变小打小闹、各自为营为打响品牌、统一经营,刚成立就有三分之一村民是股东。村旅游开发公司引进台州水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投资4000万元打造风情水坊街,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享有20%的股份。岩下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村民众筹共同投资6000余万元,建设情人谷景区玻璃栈桥项目,为全村每年带来100万以上人次的游客和3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。
三、主要成效
一是打响品牌,共享“美丽钱景”。岩下潘村利用村里闲置资源大刀阔斧发展旅游业,打造了“潘家小镇”这张金名片,同时荣获“中国最美村镇”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等多个称号,目前潘家小镇在江浙沪地区已经小有名气。水坊街商业休闲、水上乐园、玻璃栈道、农家乐、民宿等项目为村集体年创收200万元以上,村民户均收入达到50万元,带动就业600余人。
二是以点带面,推动全域发展。在岩下潘村的示范带动下,横渡镇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快车道,乡村旅游由“单打独斗”进入“全面开花”新阶段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发展乡村旅游行列,善见漂流、岩下露营基地、坎下金未来乡村项目正在蓬勃发展。目前岩下潘村日均游客量达到500人次以上,旺季时可达3000人次。“村集体牵头+企业运营+村民参与”的共建模式,让三方真正结成了有机体利益链接整体,规模化生产、标准化经营,最终实现村集体、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、效益共赢。
三是绿水青山,打造最美村庄。横渡镇通过选对班子、找准路子、用好票子,初步实现了横渡的发展“裂变”与美丽“蝶变”。用好交通道路、农村综合整治、五水共治等有限项目资金,“四两拨千斤”,推进了“护山、护水、护溪”工程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,岩下潘村更是横渡镇一个最典型的例子,多次被评为最适宜居住村庄。